也许有人知道:滴滴代驾一上线就说自己有100万司机。当然肯定有水分,不过即使打个6折,60万司机也挺“可怕”的。一两个月时间招募60万代驾司机,滴滴你确定这些司机是会开车还是会骑自行车?原谅我一生不羁爱疑问。
面对滴滴代驾在市场里大肆“抢人”,e代驾也不得不加快招募司机的速度,可是并不像滴滴那样只要会骑自行车就可以当代驾司机,除了必须满足驾龄不低于5年这个能够量化的设置外,我们还有笔试、路考等等一系列考试。于是问题就从之前“如何招募到更好的代驾司机”变成“如何招募到更多更好的代驾司机”?
有一次,我们去考场。刚到就吓尿了,那乌泱乌泱都是人头,我们以为造反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面对突然要求招募更多司机的任务,现有考点根本无法匹配需求。这也造成,现场很多司机抱怨连连,说我们效率太低了。其实我们的考官效率真不低,只是招募环节真的是多了,因为必须在招募环节就把好司机关,从服务源头保障服务质量过关。
怎么解决呢?这回,我站起来了,在办公室也是振臂一挥,当然没人叫好。不过,想法还是执行了:考点移动化。简单说就是,让招募全流程管理不必在固定场所进行,报名司机可以通过微信、H5进行报名预约、完善个人信息及培训考核;而考官则有专门的App,确认司机身份,路考打分,在线考试监督等。从而避免了,传统招募必须在固定场所进行效率低、不方便的问题。
考点移动化的效果如何呢?招聘流程从过去的一个月压缩到一周即可完成,司机到考率提升了1.3倍,招募人数环比增长21%。当然以上都是建立不删减招考实质内容基础上,也就是说想成为e代驾司机仍然必须通过九九八十一难。
小结:更好是信任,更多是规模
啰哩吧嗦,洋洋洒洒写了3千余字,其实全文说的核心问题就一个:对于共享平台来说,如何招募到更多更好的供给方。
正如姚劲波在《对话》节目里说的,共享经济两大两素:信任和规模。而“更多更好的供给方”对应的正是老姚所说的两大因素:“更多”是“规模”的事,“更好”则解决“信任”的问题。要不说老姚相比其他嘉宾对共享经济有更深的认识,毕竟58也算是早期的共享平台,只是58是对信息的共享,而今天说的共享更多的是对物品和服务的共享。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