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堪称赤裸裸的“二次元资本元年”,业界大佬巨资卡位、“大招”频出,资本如暗流涌动,他们如何布局?背后的目的为何?又最终鹿死谁手?3家大佬、2个关键词将揭秘2016二次元经济大势。
3家大佬资本之战硝烟四起
看BAT如何布局二次元
2015下半年大盘进入资本寒冬,二次元融资却逆市火热,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二次元融资额达1.62亿,2015激增至5.46亿以上,而这只是开始。2015年8月,奥飞以9亿元收购有妖气,成为中国动漫界最大并购案。二次元资本之战已然硝烟四起。
BAT作为互联网大佬,也在2015正式入场厮杀。但由于三家定位不同,资本布局各异,在二次元经济领域打法也不尽相同。以二次元最关键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动漫视频”为例,BAT“三足鼎立”如下——
1腾讯——垄断用户 出品原创国漫IP根据艾瑞发布的《2015年中国二次元用户报告》显示,2015二次元用户达2.19亿,这其中又分为6000万的“核心二次元”动漫文化用户与1.59亿的“泛二次元”动漫娱乐用户。
相比起以电商起家的阿里和以搜索起家的百度,以QQ和游戏等交互、娱乐起家的腾讯天生具有“泛二次元”用户基因。
旗下腾讯视频的用户特征,也呈现了明显的“泛二次元性”,这其中一个典型体现就是在娱乐方面更接地气的“青年国漫”成为了高流量的支柱型视频,而国内最热门二次元平台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其公开估值已经超过了17亿元人民币)则代表的是以日漫为传统收视习惯的“核心二次元”用户,2015年开始,巨额融资的B站开始“洗白”,引进了包括《火影忍者》在内的大批正版日漫,腾讯投资B站,则完成“泛二次元 核心二次元”用户的全面覆盖与垄断。

而从“大腾讯”的范畴来看,原创头部IP的全产业链开发一直是重磅武器,腾讯视频的动画IP、阅文集团的文学IP、腾讯动漫的漫画IP、腾讯游戏的游戏IP、企鹅影业及腾讯影业的影视IP,五大IP构成腾讯IP矩阵,且互相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