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家说沟通是无处不在的,可是为什么大家还要坐在这里?很大的原因在于在沟通层次上,人还是需要面对面的。比如投资行业,如果投一个项目不见上一面是不太现实的。
人在互联网上会变成一个个的符号,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大家会找到另外一种东西,找到他的本质,人还有他的自然属性。
人民公社年代的互相交换劳动算不算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形态需要什么条件?
潘国华(南极圈圈主):在2012年的时候,有一家公司叫E代驾,我第一次看到可以把国贸桥下的黑车司机,在北京有很多黑车司机,老板就找了黑车,说我可以有办法让你合法化。做一个APP,你晚上可以去接活儿,这样你不会被城管和警察抓起来。
那些司机除了有一些黑车司机之外,还有一些人,可能钱不够花,北京的房价又很贵,丈母娘说不买房我女儿不会嫁给你,他晚上可以兼职做一个活儿。我觉得这是一个共享经济。
克莱·舍基先生有一个著作翻译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第一个无组织理解为去公司化,去公司化形成大潮就是一种力量,就像我们的张主持人白天的时候是一个衣冠教授,晚上是黑车司机,其实你到了下午的时候可以做一个管家,晚上可以用E代驾她点私活儿,白天又回到私人的时代。
南极圈圈主潘国华现场加入到圆桌论坛讨论中
肖文杰:我认为人民公社和E代驾的例子还有本质的不一样。E代驾,所有的人都不提供专业的服务,但是逐渐地有人也变成了职业,是人们利用自己的能力,有自己专项的能力,把这些专项的能力多余地释放出来,然后再产生价值。
有一个平台把多余的价值采集回来,变成标准服务的时候,这才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觉得这种事情其实以前都在发生,在任何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都在发生。
其实十年前我们就看到有类似的平台出现,比如微客等都是共享经济,为什么共享经济变成一个新的经济的潮流,并且它能够得到更多资本的追捧,变成现在主流的互联网创业的形态?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