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程 > 人类基因编辑底线:决不允许生殖目的实验

人类基因编辑底线:决不允许生殖目的实验

时间:2015-12-07 | 来源:新华社 | 阅读:147

话题: 基因改造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掀起的热潮正在席卷全球,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不安与批评。基因编辑应该向何处发展?是否应该暂缓甚至禁止?是否会导致“定制婴儿”?

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3日在华盛顿发表声明,明确划出了一道不得逾越的“红线”:禁止出于生殖目的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热潮的主要动力是被业界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技术,这种强大的技术可快速而且高效地对包括精子、卵子在内的活体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进行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新技术精度高、成本低,而且操作简单,让基因编辑的“门槛”大幅降低。

人类基因编辑底线:决不允许生殖目的实验

从理论上讲,基因编辑可改变特定的遗传性状,因而可用来改造胎儿,让他们不再携带家族遗传的缺陷基因或致病基因。但正如《自然》杂志的一篇社论所言,许多人担心“对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也许会超出原先的范围,不只是消除会致死或让人严重虚弱的遗传性疾病,而是逐渐渗透到消除残疾和小毛病,甚至能够改变外在容貌,进行各种强化——最终导向‘定制婴儿’”。

在这种情况下,对基因编辑研究定“规矩”被迅速提上日程,12月1日至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就提供了一个围绕该议题进行公开辩论的平台。该会议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共同举办,来自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就基因编辑技术展开热烈讨论,涉及该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应用和风险,相关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以及国际和国家管理规则和原则等十多个议题。

中科院在会后发布的新闻稿中说:“会议讨论的最大焦点是,国际科技界是否可以发展有医学用途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还是应采取措施禁止发展该项技术。与会的多数学者和专家认为,尽管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给人类遗传基因资源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鉴于该技术将带给人类治疗诸多遗传疾病的巨大潜力和好处,理应在规范的前提下,谨慎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和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工作。”

SnapGene Viewer(DNA图谱分析)V2.2.0 绿色版

TOP

软件

33
SnapGene Viewer(DNA图谱分析)运营中
做DNA图谱分析的软件。
15.08 MB  03.24  赞(436)
安全无广告  需网络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