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治疗的前三个月里,杨洋的父亲用掉了30万,这也是主治医生此前预估的全部治疗费用。
杨洋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而丈夫在一家国企工作,家庭月收入25000,两人赶在北京房价跳涨之前凑齐首付买下了一套新房,月供3500。饶是如此,面对六七位数的医药费,杨洋仍然觉得天旋地转。
父母已经卖掉了老家的服装店铺,还举债20来万。杨洋每晚失眠躺在床上盘算:“100万难道就只能买我爸10个月的命,我去哪儿凑这些钱?”
杨洋找附近中介打听,她和丈夫两年前买下的北五环外的一套复式两居,时价280万。绝望中,她试探着向丈夫提及离婚,“我们把房子卖了,我拿走一半钱,带着爸妈,能治到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不拖累你。”
老家的亲戚朋友婉转劝说杨洋和母亲放弃,不要“人财两空”,但最新的ct结果显示,靶向药对父亲确实有效,肿瘤已经从十几个减少到6个,虽然不能立即手术,但希望似乎就在眼前。
4、你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面对癌症这道选择题,当医学没有办法给你最优解时,选择哪种方案,是不同的人生哲学之间的较量,关乎你和你的家庭未来想要哪种生活,并无优劣对错之分。
总有一些富有战斗精神的人,不想盯着存活统计数据,想尽力“积极应对”诊断结果,有医院愿意收治,有手术可做,有药可用,也许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还有一些在旁人看来“显然”要放弃的方案,可能对这个人和他的家庭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张晓东说起她的一个朋友,低度恶性的淋巴瘤,但她不愿意化疗,当然也没有用各种江湖偏方,5年后去世。
“她不后悔”,作为肿瘤医生,张晓东觉得,这也是很赞的选择。
4年前,浙医一院的急诊科医生、医学博士陈作兵,在父亲被诊断出恶性腹膜间质瘤晚期后,放弃了化疗放疗,将他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
这是陈作兵父亲自己的选择,陈父喜读《庄子》、《老子》,对生命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人好像溪流一样,一开始是一滴滴水,然后是小溪,到了青壮年期声音会越来越响,波澜壮阔,最后无声无息地回归大海。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