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时差应该是旅行中最讨人厌的事了。许多向东行的人又比往西走的更容易受时差影响。我们并不清楚为何这些人会有这种感受,不过科学家近来设计出一套模型,来模仿人体内专门计时的细胞,用数学说明为什么从西向东走造成的时差更难捱。这项研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该如何倒时差。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21日报道,在人脑中央深处有个叫做下丘脑的部位(就在视神经交叉处正上方),人体自带的时钟就在这里运转。大约每隔24小时,2万个位于下丘脑“交叉上核”的特殊节律调节细胞就会同步一次,向身体其他部位发出信号,告知身体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这些细胞知道该打什么信号,因为它们从环境中接收到光线刺激,明亮时就表示人该醒着,昏暗时就该睡觉。
然而,当我们跨过好几个时区,譬如从纽约飞到莫斯科的时候,这些自以为通晓例行公事的节律细胞就被打乱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我们的身体也糊涂了,因为它想要对时,却不知道是什么时间。结果就导致了时差。
报道称,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米歇尔‧葛文(Michelle Girvan)参与了建构这套模型的工作,研究成果19日时在《混沌》(Chaos)期刊上发表。葛文表示,我们体内大部分内建时钟都稍微慢些,在没有持续稳定的光源信号时,比如跨时区旅行的时候,体内的节律细胞就会想让一天更长一些。
“这全是因为人体内建时钟的自然周期比24小时稍长一些,也就是说,在向西旅行、导致一天的长度拉长时,感觉会比向东旅行导致一天缩短时更好受一些。”
要解决时差问题,你可以让体内时钟尽快调整到与目的地的时间同步(有个智能应用可以帮忙)。所以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模型,将你的节律细胞、你对光线的敏感度、光线强度、跨越时区的多寡,以及我们稍稍失准的体内时钟全都纳入考虑。他们希望这个模型可以提供一个简洁的方式,来解释正常人的身体如何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情况下,把时差倒回来。也就是说,我们在抵达与出发地相差3小时、6小时、9小时、12小时的目的地之后,不论旅程是向东或向西,身体节律细胞是如何根据新地点不同的光线信号(比如阳光、人造光,或云层筛落的黯淡光线)进行同步的。
猫友圈猫咪的旅行 中文版 1.8.4 170.12 MB
下载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