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到了西汉特别是进入东汉以后才发生了改变。从那时开始,砖被大量应用到墓室中。人们用耐腐的砖砌起四壁,墓顶也造成像拱桥那样的结构,墓室变成了一个既结实又不易塌方的大空房子,里面下葬的灵柩和葬器基本上不会被塌方的土填埋了。这种墓叫做砖室墓。
有很多讲究的砖室墓还有出入的砖门。有些家族的人去世,按当时的习俗要合葬于一个墓室里。先逝世的人先埋进去,多年以后,家族中又有人去世,可以把墓室的砖门打开,再埋进去。之所以一个墓室里能先后埋葬很多人进去,关键是墓室不塌方,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再利用。
秦是早于西汉的王朝,所以秦陵肯定会被塌方的填土埋实,墓室内部不太可能存在空旷的空间。
这就是说,如果真挖秦陵的话,压根儿不可能挖一个洞,找到墓门之后直接进去,只能先把封土大面积地挖掉,露出整个墓室的墓口平面以后,才能再深挖下去,直到挖到秦始皇的灵柩。
但是,这样一来,秦陵巍峨的封土景观就消失了,如何让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让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艰辛与伟大?更何况,封土本身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啊。
3、地宫深深,上下不便
考古探测初步发现,秦陵地宫距地面约35米。先不说这个探测是否准确,假设符合实况,35米深的地宫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
这样高度的立壁,如果是用石头或砖砌成的还算牢固,如果是土壁,就很容易塌方。当然,可以对土壁进行加固,可那样不就改变了立壁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
兵马俑坑离地表3到5米,在旁边围上围栏,游客不用下去也能看清楚,可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10倍以上,如果在上面围上围栏,让游客用望远镜看也不是办法;如果横七竖八建造一些楼梯、铺上滚梯、竖起电梯,岂不更是破坏了地宫内部原有的土木结构景观?
4、发掘时间过长
如果我们用最机械的算法,既不计算时间成本,也不考虑实际埋藏状况,更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只算发掘面积的话,换算过程和结果如下: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