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们实在过得太不容易了。"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坦言道。这句话的背景是,2015年是小米遭到质疑最多的一年。
2015年初,小米制定了8000万台的销售预期,而当时间点到达2016年时,小米全系列机型总量仅突破7000万台,远远不及预期。而小米另一块核心业务,互联网服务营收2015年全年约为5.64亿美元,同样低于该公司此前制定的10亿美元的目标。
Stratechery科技行业分析师本·汤普森表示:"考虑到小米的估值基础在于,该公司并非一家传统手机制造商,因此相对于手机销量低于预期,服务营收远差于目标更令人担心。不过,小米每部售出手机的平均服务营收正在增长,这是一个正确方向。问题在于他们的行动有多快。"
手机销量增长放缓、互联网服务营收低于目标,进而估值被看衰,作为一家以"互联网创新"为标榜的创业公司,小米收到外界越来越多的质疑,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小米不再发烧了",甚至有友商直言不讳的说"5年后,小米肯定消失"。
雷军对此的总结是:"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得出了结论——我们内心有心魔"。简而言之,雷军认为小米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忘记了自己仍是一家刚刚创业6年的公司,忘记了小米为何而生。
当外界开始把小米与BAT等巨头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小米自己有意或无意的开始膨胀和骄傲。正是这种心态,让小米渐渐失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失去了"行动的快",在智能手机竞争的"血海"中逐步陷入危机。
产品研发的迟滞
2015年,小米全年没有推出一款带有指纹识别的旗舰手机,只是赶在年末推出唯一一款饱受质疑带指纹识别的千元机红米Note 3。与此相对比,无论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还是华为、魅族、一加等国内厂商,指纹识别早已成为旗舰标配。
2011年,第一代小米手机M1发布时,现场迎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当时M1的硬件配置不仅远远领先国内绝大多数厂商,并完全能够与三星、HTC等品牌旗舰一拼高下,而"高配低价"电商渠道的策略无疑颠覆了当时"低配高价"传统卖场(运营商),为成立不久的小米开辟一条迅速成长之路。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