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42国的男人”、“打垮过英格兰银行的人”“亚洲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提起乔治索罗斯,只要是身处金融圈的人,对上面这几个名头都是“信手拈来”,似乎这个85岁的老头只要咳个嗽,资本市场必定得抖三抖,就算不上演腥风血雨,也不至于波澜不惊,否则简直都对不起“大师”的满身头衔。
如此这般的“江湖地位”,自然免不了勾起人的好奇心,让人忍不住想翻阅一下资料堆,扒一扒“大师”的前世今生。虽然有句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身”,但如果不偶尔论个出身,把“大师”拉下神坛一两次,你又怎能真实地体会到所谓的“大师”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看遍财经圈,不抖寻常料,今天就让我们来坐个“时光机”,看看金融大鳄索罗斯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里,究竟有些什么故事。
故事一:伪造证件保住小命
索罗斯年少时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资料显示,他的父亲名叫提瓦达?索罗斯(Tivadar Soros),曾在一战期间沦为战俘,后从俄罗斯逃至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安家落户,从事的是法律工作。
可以想象的是,摆脱战俘身份后的提瓦达?索罗斯,最大的渴望就是过上不缺衣少食、不担惊受怕的安稳生活。科林?多兹(Colin Dodds)撰写的索罗斯传记中就曾提到,提瓦达本人酷爱研究世界语(Esperanto,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1887年在印欧语系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语言,旨在消除国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连“索罗斯”这个姓氏也是他特意从世界语中选取而来的,意思是继承者、兴旺发达,提瓦达用这个姓氏替了换一家人原本的姓氏“施瓦茨”。
但年少的索罗斯对父亲的“庸庸碌碌”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认同感,这一点从后来索罗斯本人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有所感知。在《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一书中,他是这样形容自己父亲的:
“他已丧失斗志,除了享受生活外别无他求。他教给孩子们的价值观与我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不想赚钱,也不追求社会地位。相反,他工作只是工作到有钱买柴米油盐就行了……”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