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竞品分析报告之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写这篇报告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目的去有所侧重的分析,针对一些东西进行着重分析,而对另外的一些东西进行弱化处理。
在网上可以看到不少人关于竞品分析的投稿,和之前自己写的竞品分析是按照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都是按照《用户体验要素》中的战略层、范围层、架构层、交互层、视觉层五个层次去分析的。大多数人的分析就止步于此了,少数的人还会分析下商业模式,或者就产品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如果说就多数人的竞品分析报告来谈,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分析的都是一些流于表面的东西,连一些总结性的东西都没有,所以最后也就导致了这篇竞品分析是为了报告而报告的,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甚至有的人的竞品分析报告所列举的产品根本不能算得上是竞品,这样的竞品分析的价值又在哪里?
写竞品分析报告之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写这篇报告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目的去有所侧重的分析,针对一些东西进行着重分析,而对另外的一些东西进行弱化处理。比如说我想分析某类App的竞争格局和产品想上线一个新功能,上线之前先参照一下竞品的功能,同样是竞品分析,这两种情况下产出的竞品分析报告能一样么?
下面就自己平时在写竞品报告的思路框架进行一下简述:
一.确定分析的目的
分析先问目的,分析先问目的,分析先问目的,之前知道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这个梗居然来自尼采的时候,我也是震惊了。首先在你动手写竞品分析报告之前确定好分析的目的,然后根据你的目的来确定你需要分析的东西,你的目的决定了你很有可能是不用分析的那么全面,因为当你分析的面面俱到的时候,你就很难着重突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大而全的东西很难又同时做到窄而深。
二.竞品的选择
这是很多人竞品分析报告中会缺少的一部分,却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说你选择的产品根本就不是你的竞品的话,那这两款产品之间会有可比性而言么,显然不会。而关于竞品的定义又有很多,比如直接竞争者、间接竞争者、潜在竞争者等,这些都属于竞品。那你为什么选择这两款产品作为竞品而不是另外的几款产品呢?所以,在选择竞品之前应该划分出一个选择竞品的标准,找到自己产品的位置,然后就竞品的标准对现有市面上现有的产品进行梳理,确定相应的竞品。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