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高度重合的音乐“爆款”
独立音乐人果果说,以前网络不流行的时候,音乐人之间只是小圈子的聚会,没有广泛地交往,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长处写自己的歌,也很少去关注别人赚多少钱,安贫乐道,写出不少花了心血也有特色的作品。“现在找素材太方便了,你都不用自己起早贪黑跑老远去录大自然的声音,不用去外地采风找灵感,用网上的素材就可以了,便宜有的还免费!你完全可以闭门造车,很快写好一首歌卖钱。艺术创作的过程变成生产流水线那样,每个人写的歌都用网上的素材,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和经历在里面,出来的东西跟爆款一样,貌似迎合市场,事实上却高度重合,而且难以打动人。”
为了迎合,形象和格调都没了
某民营广告公司创意人员晓白说,自己就是对互联网从爱到怕的一个典型。“刚用上的时候觉得,哇太赞了,找东西看东西超方便,就好像碰到美女还让我予取予求一样,可是慢慢相处下来,这个美女太强势了,完全不听我的,她想怎样就怎样!”
在广告创意工作中,他还发现客户变得越来越互联网化,刻意迎合网民的低俗口味,不在乎广告本身作为一种公众宣传品的形象和格调。“客户喜欢用所谓的数据、点击量说话,追求引爆舆论的刺激点,可是这个产品本身定位是中高端人群,应有自己的范儿。我们就觉得,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呢?真正的消费群体不一定是在网上嚷嚷得最凶的这群人呀。”
误信负面消息,加薪预期落空了
某大型服装品牌的设计师董先生,去年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许多关于自己所在行业的负面消息,加上公司财务情况确实不好,说好的加薪没有实现,销售确实也在走低,后来就跳槽到一家电商服装品牌公司,现在半年过去,他说自己后悔得要命。“出来以后才知道,以前的公司家大业大好啊,做事情有章程有条理。小的电商公司不规范,一个人要做很多人的活,而且不尊重原创和设计师,把一些网红款的服装买来改一下贴个牌就卖。他们一切就看数据,只要走量走得好这个款就做,不需要花时间去设计、去挑选材料和修改,好多设计师朋友知道我来了这个品牌,总是取笑我堕落了。而且工资跟服装卖的量挂钩,就逼着我去抄爆款而不是好好做设计,实际收入比以前还少了。”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