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程 > SpaceX成功后带来的希望,也许不是那么回事

SpaceX成功后带来的希望,也许不是那么回事

时间:2015-12-23 | 来源:爱范儿 | 阅读:185

话题: SpaceX

本次首发的可回收的运载火箭,并不是可回收航天技术

早在1981年,一种名为“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的技术就已经面世。这种技术在当时已经能够实现成功发射和回收,同时能够达到可载人的程度。所以说,本次Space X的创新点是在于部分可回收的运载火箭,而不是可回收的航天技术。

航天飞机为何不再用,高居不下的成本是关键

既然可回收技术在30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为何Space X这次不再用?其中安全以及成本问题是关键。

SpaceX成功后带来的希望,也许不是那么回事

根据维基百科的记载,美国发射过航天飞机一共有五台,但发生事故的就已经有两台了。(挑战者号在发射过程中爆炸,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大气层时解体)尽管航天飞机发射的成功率已经到达90%以上,但是出于载人技术在安全系数有较高的要求,以及在重大事故的影响下,载人航天飞机也未能在后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而另外一点就是成本:

开发成本高

网易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共研制并投入使用五架航天飞机,每架研发费用20亿美元,总共发射一百多次。每飞行一次费用高达5亿美元,返回后还要进行大量费时费力的检修,这让当时NASA的财政不堪重负。

SpaceX成功后带来的希望,也许不是那么回事

另外,有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1988年10月间,航天飞机的发射价格增加了85%,即每次发射费用飙升到9000万美元。这笔花费完全违背了NASA最初设计航天飞机的预算,也违背了可回收技术是为了节省发射成本的初衷。

老化速度快,维护成本高

这份报告还提到,航天飞机的老化程度比预期的要快。尽管执行任务的次数比预期减少了近四分之一,但航天飞机破损、老化加剧,每次的维修费用也非常昂贵。

SpaceX成功后带来的希望,也许不是那么回事

这两点都表明,可回收技术未必比一次性的航天技术成本要低,也未必能为外太空探索带来普及。Space X本次的成功要普及,要被广泛的复制,现在还言之尚早。

写在最后

东方航空V4.1.2 安卓版

TOP

软件

70
东方航空运营中
东方航空:东方航空公司依托高效安全无线网络提供的新一代手机购票应用
17.55 MB  12.11  赞(899)
安全无广告  需网络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