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科普:手机成像质量是综合成绩,像素只是一环

科普:手机成像质量是综合成绩,像素只是一环

时间:2015-10-20 | 来源:雷锋网 | 阅读:106

话题: 像素 摄像头

拍摄效果作为目前手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已成为手机的必争之地,苹果与三星多年以来在最佳拍照手机的争夺上日益焦灼。从iPhone 4S采用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开始,苹果在这一领域领先多年。当安卓达到了惊人的2070万像素,却仍在成像效果上无法匹敌iPhone“仅有”800万像素摄像头时,大家终于认识到影响手机拍照质量的不仅仅是像素。除了像素之外,影响成像质量的还有传感器、镜头素质还有软件算法。三星在过去几年一直在默默的提升软硬件实力,随着S6/S6 Edge及后续机型的推出,终于在拍照上搬回一城。

像素的迷信

科普:手机成像质量是综合成绩,像素只是一环

人们对像素等于拍照质量的误解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当手机和PDA上刚刚出现摄像头的时候,只有区区30万像素,成像质量确实比较糟糕。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像素一路飙升到夸张的4100万像素(诺基亚808),笔者认为其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跨越式发展,第一个是30-130万跨越到320-500万像素,这基本上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手机拍照成为了真正有实用意义的功能,但此时的拍照效果仍差强人意,随身摄影仍是卡片相机的天下。

第二个跨越是从500万跨越到800-1300万,手机拍摄效果进一步提升,以iPhone为代表,在很多场景中手机已经可以取代卡片相机。在这两个跨越中,像素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才给广大用户留下了一种高像素=高画质的错误印象,比如索尼的Z3,拥有2070万像素的摄像头,但实际的拍照质量却……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高像素没什么用,高像素确实会带来更好的解析力、更多的细节和更大的图像尺寸,这在Note5与iPhone6的对比中尽显无疑。但画质的好坏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由像素、传感器面积、镜头、后期算法共同决定的,下面就继续来探究其他几个因素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传感器面积

科普:手机成像质量是综合成绩,像素只是一环

我们都知道,无论数码相机还是手机,决定成像质量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主要有两种,CCD和CMOS。其中CCD在在成像质量更佳,但工艺复杂成本高,耗电也高于CMOS,并不适合在移动设备上使用,除了早期夏普的一些机型,已经很少能见到采用CCD传感器的手机了。

美图秀秀V3.0 iPhone

TOP

软件

31
美图秀秀运营中
图片图像美化工具
28.6 MB  08.05  赞(415)
安全无广告  需网络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