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军这一领域,消费者也将获得更多选择。这虽是好事,但也令人生畏,因为人们都在研究哪款产品具备最高的性价比。这往往意味着消费者都在等待着第二代产品的发布,约有27%的消费者提到自己正在等待下一代可穿戴设备面市。
3、是否美观?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可见度极高的产品,它会模糊时尚与科技之间的界限。我们看到谷歌眼镜很难完全融入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无论戴在手腕、头部还是其他部位,消费者都希望可穿戴设备能够与自己的风格完全融合,有22%的社交对话都围绕外观设计展开。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佩戴Garmin Vivofit和网球明星塞雷纳·威廉姆斯(SerenaWilliams)佩戴耐克FeulBand的照片表明,外观设计仍是各大可穿戴设备品牌将消费者转变成时尚潮人的重大障碍。与大牌设计师合作有助于突破这一瓶颈,AppleWatch与爱马仕的合作和Fitbit与Tory Burch的合作都是典型例子。
4、价格合适
虽然最新版可穿戴设备的售价往往很高,但价格并非早期使用者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他们看来,自己喜欢的品牌往往是第一因素,价格通常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毕竟,AppleWatch上市9个星期的销量就超过了iPhone和iPad上市初期的销量。
虽然可穿戴设备的定价依然很高,但价值所占据的比重却越来越大——消费者希望通过他们的投资获得回报。虽然定价较高,但各大品牌必须确保消费者可以感知自家产品的价值,而且还要满足他们的日常使用预期。
5、全天续航
电池性能似乎无法满足可穿戴行业的发展需求。根据EndeavourPartners的报告,三分之一的美国可穿戴设备用户在购买后6个月停止使用这种产品。
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之一便是电池续航时间太短。人们有理由期待更强的电池续航能力——他们希望全天24小时在线,不希望自己的手上带着一块没电的智能手表。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关键是要确保续航能力,通过让用户随时在线来避免各种不便。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