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实验:充电宝到底有多危险?

实验:充电宝到底有多危险?

时间:2015-10-12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阅读:73

话题: 充电宝 移动电源

智能手机时代,充电宝早已变成“居家旅行必备品”。但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看似普通的小小充电宝,却成了航空安全的大隐患,尤其是它被旅客违规放入托运行李。

对此,国家民航局发布公告,重申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的有关规定: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充电宝,符合规定的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且不能超过两个。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小小充电宝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10月9日下午,记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对充电宝进行现场实测,用实验告诉你,充电宝到底有多危险。

实验:充电宝到底有多危险?

鉴定实录

针刺着火、挤压冒烟充电宝易变“掌中雷”

时间:10月9日下午地点:电子五所实验室工具:冲击试验机、挤压试验机、电池针刺试验机

结论:充电宝容量越大,遭遇挤压、撞击后越容易起火

10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希望通过模拟重物撞击、挤压等环境,现场测试充电宝会发生什么变化。

日常充电宝容量多在1万毫安时左右,因此工程师在重物冲击试验中分别选择了三款容量为2200毫安时、4600毫安时、6000毫安时的充电宝。三款充电宝分别被放置冲压台上,工程师开启冲击试验机按钮,近十公斤重的钢锤瞬间砸下。2200毫安时的充电宝被砸出一个凹痕;4600毫安时的充电宝被砸后20秒内,开始冒出白黄色的烟;6000毫安时的充电宝在撞击后,瞬间着火,浓烟四起。

“这种烟,大家还是要小心。”工程师尤万龙指着冲击机里的充电宝,“着火的电芯已经严重变形,表面也完全开裂了。”从理论上来说,容量越大的充电宝,电池内部能量密度越大,经过剧烈冲击后,电池短路会引发电池内部热量急剧增加。“飞机上严禁携带超过160Wh的充电宝,6000毫安时的电池都有如此反应,所以可想而知,超过160Wh的电池会是怎样。”工程师表示。

如果是在货仓,或者机舱中,装有充电宝的行李,互相之间挤压,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工程师用了一个2500毫安时的充电宝电池进行挤压实验。充满电的电池,被置于两个平面内,垂直于极板方向进行挤压。随后,对充电宝施加相当于1秒内将1 .3吨的家用小轿车推动1米的力度,压力达到最大值后停止。

省电宝V3.8 安卓版

TOP

软件

85
省电宝运营中
不断优化省电模式,让爱机为你服务的时间再多一点
2.2 MB  03.31  赞(500)
安全无广告  需网络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