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伦理危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

伦理危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

时间:2015-09-22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阅读:93

话题: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由此,也诞生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区分,即机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维完全一样,就是强人工智能,而如果机器只是部分拥有人的思维、推理、情感、行动能力,就算是弱人工智能。我们前面提到的“梦幻写手”、“度秘”、微软的“小冰”、软银“pep-per”以及苹果iOS系统的“siri”,都只是在思维上部分拥有人类的推理、情感或其他能力,所以都属于弱人工智能。目前流行的智能家具、智能汽车、智能手机,也都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

人工智能的伦理陷阱

接续上文的论述,所以,伦理的讨论也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两部分。

首先,按照强人工智能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该机器人获得了人类完全的思维能力,他(暂且用“他”)拥有我们相同的思维、情感、创造力乃至不可预测性。那么,问题来了,他到底是机器人还是我们所认为的人类?

疑问1:他身体构成的材料与我们完全不一样,也许是硅胶,或者是别的东西,总之不是我们这样的血肉之躯。那么,他还是人类吗?

回答:关于人的定义,核心在于身体还是具备人的思维意识,这一点需要考虑清楚。安装假肢的残障人士也有非血肉材料,只是比例较小。然而,伴随3D打印器官的投入使用,人体越来越多的部分都可能不是血肉之躯,但我们不会认为他们就不是人类范畴了。所以,只要思维一致或者更加抽象地说,拥有自由意志,那么不管他是什么做的,就已经属于人类范畴了。

疑问2:他并非人类繁衍的产物,他没有生理学意义上的父母,更像是一个怪物,所以还是人类吗?

回答:试管婴儿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克隆如果不被禁止,克隆出的产物也会被认为是人类,正如“多利”不会被认为不是羊。未来,人工智能无论通过什么方法,如果最终能够制造出具有人类思维的机器人,那么应该赋予其基本的“人权”,承认其人类的身份。

微软小冰V1.0.1 安卓版

TOP

软件

91
微软小冰运营中
人工智能聊天专属机器人伴侣
1.78 MB  02.04  赞(587)
安全无广告  需网络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