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可穿戴设备飞速发展,精确度制约其发展

可穿戴设备飞速发展,精确度制约其发展

时间:2015-09-16 | 来源:通信信息报 | 阅读:164

话题: 可穿戴设备

前两家调研机构从数量上预测可穿戴设备的爆发势头,而腾讯ISUX则从消费者心理接受能力进行判断。腾讯ISUX不久前发布的《2015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白皮书》中有不少数据值得关注。腾讯ISUX主要从QQ用户中抽取8083人作为样本,其中过半数用户对“智能手表”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后续的数据表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可穿戴设备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从2.9%增长至8.4%,其中手环的渗透率达到4.6%,明显高于智能手表的3.1%和运动相机的0.7%。

业内专家便指出,全球可穿戴市场正进入爆发期,而我国在政策与资本市场双向利好智能硬件的背景下,可穿戴设备未来更加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厂商云集共同深挖可穿戴设备百亿市场。

穿戴设备“不准”成掣肘

然而,目光从可穿戴设备辉煌的前景收回,放眼当下却会发现,整个可穿戴设备领域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几乎每一款可穿戴设备都配有记录各项与人体有关数据的功能,比如睡眠、心率、运动量等,而每每有新款可穿戴设备面向市场,也总能够见到这些功能。在一个市场还未完全拓展开来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无可厚非,但是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关乎可穿戴设备发展命运的问题——精确度是否准确。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统计出来的数据是消费者进一步跟进运动或调整的准则,而若是数据不准确,便无法更为客观地反映出用户当时的状态,而若这种情况出现,那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信心将一落千丈,而可穿戴设备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而不确切的情况在当下还真就经常发生。《中国消费者报》8月份的调查发现,各种主打“防丢”、“防走失”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宣传的产品定位精度相差较为悬殊:一些手表声称定位精度在开旷地带小于5米;一些则宣传定位精度约等于20米;更有些厂家宣传只要用了他们的手表便能确保在3秒内找到孩子的准确位置,然而消费者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却发现,部分儿童智能手表的定位精确度远没有厂家宣传的那么高,一些所谓的定位最精准的手表精确度竟然是78米,可以想象一下在近两万平方米的大的城市中寻踪孩子的难度。还有媒体报道,有些家长反映,明明孩子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而智能手表的定位却说离自己还有几十米;更夸张的是,有一名家长反映,有一天定位一下自己孩子的位置,结果竟然发现是在湖中心,吓得连忙出去找,却发现孩子明明就在旁边的公园玩耍。智能穿戴设备种种“不准”造成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远不止如此,因而有网友调侃成“找娃神器”其实是“害娃神器”,不少业内人士更是呼吁,家长不能将孩子的安全寄托于智能手表。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