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大痛点:国产手机厂商专利储备太少

大痛点:国产手机厂商专利储备太少

时间:2015-08-06 | 来源:手机中国 | 阅读:117

话题: 国产手机 专利

一方面,这是国内手机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纯粹低价和机海战术无益于竞争,技术创新变成厂商们都在思考和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国际巨头针对中国厂商发起的专利诉讼(如爱立信印度起诉小米);以及国产厂商之间就某项技术展开的归属权“撕逼战”。后者直戳痛点,国产厂商的专利技术积累问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痛点:国产手机厂商专利储备太少

去年国家发改委在对高通公司在华垄断做出的处罚中,决定取消“反授权协议”(使用高通芯片的中国厂商须将专利授权给高通,并且不得向后者客户收取授权费)。撤掉了高通的“保护伞”,国产厂商对待专利问题也变得更加谨慎。

而传统厂商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是花了大手笔的。中兴每年将营收的10%投入研发,累积投入4000亿美元。TCL早年间与阿尔卡特合并,获得后者所有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后续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8%到10%。截止到2015年7月份,华为、中兴等厂商的专利新增数均为千位数。

不过专利总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国产厂商的技术实力。在专利的几种类别中(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技术沉淀时间较长的厂商在发明专利占据更多优势,而新兴手机厂商更多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为主,后者更加简单粗暴,短期内更容易看到成效,但是核心专利技术仍然缺失,对于长期发展不利。

国产厂商出海如何赚足底气?

在海外市场,很多国际专利大户在市场上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苹果三星等专利储备雄厚的厂商可以拿专利技术为武器打压其他厂商,保护各自的市场地位。但是中国手机厂商却不能,甚至手中有限的专利储备还不足以拿来作防御,近身肉搏就更谈不上了。

国内像小米、魅族等厂商,在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区布局频繁,选择东南亚这种知识产权环境相对宽松的地区走出面向海外的第一步。不过想要进入欧洲美国等成熟市场,还面临很多困难。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