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内资讯 > AMD分析师会议带来了这些干货

AMD分析师会议带来了这些干货

时间:2015-05-08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180

话题: AMD

5月8日消息,昨日,AMD于纽约纳斯达克证交中心举办了三年来的首个分析师大会。而在该会议上,AMD也大方地透露了大量公司未来战略和产品细节。小编就特此带网友一起来看看AMD在分析师会议上都具体给出了哪些干货。

在之前的《易评》中,小编曾提到了一个主要观点:2016年才是验证新AMD的关键之年。没错,AMD在分析师大会上公开的2016年产品蓝图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

AMD分析师会议带来了这些干货

AMD分析师会议带来了这些干货

AMD分析师会议带来了这些干货

不难看出,基于X86指令集的Zen架构将会是AMD实现翻身的关键。公司未来从入门级APU到高性能服务器CPU等一切产品,都将完全依仗Zen的表现来重新抢夺市场。AMD表示,“Zen”相对于“推土机”在每时钟指令集执行率上有40%的提升(注:这并不直接代表是性能的40%提升),而其中主要原因是前者架构设计中使用了并发多线程技术(SMT,也称“同步/同时多线程”)。

AMD分析师会议带来了这些干货

这里小编可以粗略地解释一下SMT与CMT(群集多线程技术,被用于AMD“推土机”架构)的区别。后者虽不是AMD的原创技术,但却是因为“失败”的“推土机”架构而广为人知。

简单地说,SMT和CMT都是在硬件层面实现“并行计算”的一种解决方案,只不过一个更强调在指令层(Instruction Level Parallelism,简称ILP)上进行,而另一个则更强调在任务层(Task Level Parallelism,简称TLP)上进行。事实上,更强调指令优化的SMT和更强调任务优化的CMT并非完全对等的技术,也并没有谁比谁一定更好的说法。SMT是通过在单个CPU内核上采用多个线程(通常为2个)同时执行指令来实现并行计算,而CMT则是通过将任务分别派发给不同CPU内核(通常为2个一组)分别执行以实现并行计算——也就是说,CMT在设计上必然至少拥有2个CPU内核,而每2个内核就会组成一个“模块”(Module),所以AMD的8核CPU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4模块8核CPU”——相当于“核”在这里降到了“线程”的级别。

从理论上来说,CMT在数据吞吐能力(Throughput)方面要好于SMT,毕竟是两个完整的CPU内核(所以理所当然成本也高点),但小编前面特别提到了“优化”这个关键词——这里小编有话要说。小编曾反复强调,再优秀的硬件设计也离不开软件的优化,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Mantle和DirectX 12给“老”显卡带来的巨大的性能提升——因为代码重写了(被优化了),所以硬件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AMD显卡催化剂V14.7 正式版

TOP

软件

73
AMD显卡催化剂运营中
显卡催化剂驱动
305.77 MB  07.15  赞(494)
安全无广告  需网络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