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程 > 惊险:神舟一号曾面临失控,最后10秒抢救成功

惊险:神舟一号曾面临失控,最后10秒抢救成功

时间:2016-04-15 | 来源:互联网 | 阅读:183

话题: 神舟

在此之前,中国发射的飞行器最远测控距离约8万公里。而嫦娥卫星要飞过38万公里的遥远旅程。有领导提出,探月工程的实施,“关键在飞控,成败在飞控”。

迄今为止,北京飞控中心已经圆满完成4次嫦娥卫星测控任务。谈起这4次任务,53岁的北京飞控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如数家珍。

“‘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第一次飞出地球的航天器,意义怎么讲也不过分。”周建亮说。当“嫦娥一号”传回首幅月球全图时,他觉得“神话般的事情在我们手里做成了”,非常有成就感。

对于“嫦娥二号”,周建亮也有一个颇为形象的评价:“它是一颗出身卑微、梦想远大的卫星。”

“嫦娥二号”原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辈分很低,是坐冷板凳的”。由于“嫦娥一号”任务圆满完成,它又升级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核心使命是对“嫦娥三号”卫星落月点——虹湾区域进行详细勘察。

为此,“嫦娥二号”从200公里的绕月轨道降到近月点距月面仅15公里的成像轨道,最终获得接近1米分辨率的影像。这次轨道控制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

由于轨道控制精确,完成任务后的“嫦娥二号”仍剩余充足的燃料。在中心的控制下,“嫦娥二号”从月球轨道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进发。在那里,它拍摄到每隔4年接近地球一次的“图塔蒂斯”小行星,创造了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图塔蒂斯”的纪录。

随后,超期服役的“嫦娥二号”燃料耗尽,飞向太空深处。从一颗地球卫星(月球)的卫星,连升两级成为绕太阳飞行的小行星,周建亮说,正是北京飞控中心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支持着“嫦娥二号”,“不断追逐梦想”。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实施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任务,再一次展现了北京飞控中心强大的关键技术突破能力。

“巡视器的控制跟在轨飞行的航天器控制完全不一样。”周建亮介绍,巡视器在月面上行走,时刻跟月面地形打交道,而且月面地形不可能事先了解,因此必须采用一种全新的控制手段——遥操作控制。

向上吧火箭V1.5.4 安卓版

TOP

手游

77
向上吧火箭运营中
向上吧火箭:非常有趣,上瘾的和具有挑战性的街机游戏
5.35 MB  09.21  赞(908)
安全无广告  需网络
推荐

最新好玩手游

更多

手游风云榜

更多

资讯阅读

更多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